專題文章分享
  • 搜尋:

永續品管圈的基本--正確的組圈

  • 專題出處:第190屆全國品管圈大會專題演講
  • 演講日期:2011年6月23日
  • 主講人:PQCRA 常務董事 鍾朝俊先生

 

一、永續品管圈的意義

  品管圈活動,在台灣已有四十多年的活動歷史,由製造業開始延伸到服務業、金融業、醫療界。不管有形還是無形,品管圈活動普遍影響台灣作業現場是不可否認的事實。因為時間空間的擴張,事實上品管圈的實質內容,也有了許多的變化。這些變化有可能是改善品管圈,也豐富了品管圈,使品管圈發揮更大的功能。

  但是有些變化是偏離了原來品管圈的宗旨,這種偏離會有兩種可能:一種情形是,因變化不但無法活化品管圈,反而萎縮了品管圈,最後使品管圈消失不再存在,這當然是負面的改變。

  另外一種則是因為變化而形成完全不同的另一種形式的品管圈,可說是「非品管圈的品管圈」。也有人說只要對企業有益或者對工作現場有益,又何必在意品管圈、非品管圈。即使是改善小組「QIT」又何妨。

  事實上,不管成效如何,只要企業存在,就不會沒有現場改善的作為。反過來「品管圈活動」是以人性化的方式,使現場工作人員自動自發參與品質活動。是全面品質管理(TQM)的最重要的一環。所以品管圈活動是現場的一種體系,而工作改善只是這個體系下的副產品。如果品管圈不是符合品管圈宗旨的品管圈,那麼原來品管圈宗旨所要營造的良質現場,不是又形成了空洞化,而現場又恢復機械式的、聽命行事只重視生產忽視品質的管理了嗎。

  所以品管圈活動必須重視,依據品管圈宗旨而營造「永續品管圈」的現場活動,更重於為改善主題而改善的品管圈活動。

 

二、品管圈的意義及宗旨

 品管圈是

 第一線職場的工作人員由基層管理者領導

 自動自發的進行

 產品、工程、工作、業務、服務等

 品質的維實、改善與改革

 所組成的小組

 這些小組

 在自我啟發、相互啟發並發揮創造力的原則下

 活用各種統計手法

 以自主營運的方式

 持續不斷的進行

 維實‧改善與改革自己工作職場的活動

 謂之品管圈活動

 

  品管圈組圈的方式是一項很關鍵的營造永續品管圈的活動之一。所以品管圈的正確組圈,關係永續品管圈的成敗。為方便說明在此再次抄錄品管圈活動的宗旨(基本精神)如下:

  1. 尊重人性,建立光明愉快的現場
  2. 發揮人的能力,開發無限的腦力資源
  3. 改善企業體質,繁榮企業

 

三、品管圈組圈的各種方式(定義)

  不管是優是劣,品管圈會有許多不同的組圈方式的組合的可能,先例舉如下以便說明:

  1. 1-2人品管圈-嚴格來說,既然只有一二人就無所謂組圈,只要商討。
  2. 3-7人品管圈-是被推薦的品管圈組圈人數。
  3. 8-10人品管圈-傳統認為人數過多的品管圈組圈方式。
  4. 11人以上品管圈-組圈人數的臨界點,不大可能正常運作。
  5. 單部門品管圈-工作現場人員由基層管理者領導組成的品管圈。
  6. 混合式品管圈-由不同部門不同工作場所的工作人員組成的品管圈組圈方式。
  7. 聯合品管圈-由兩個單部門品管圈,因同主題或其他原因臨時聯合的組圈方式。
  8. 主題式品管圈-針對主題召集相關工作人員,組成品管圈的組圈方式。
  9. 母子式品管圈(主副品管圈)-是依照建制的層級,上層品管圈為母(主)品管圈,再由圈員向下組成子(副)品管圈,建制與組圈相結合的組圈方式。

 

四、各種組圈方式的分析

  品管圈活動的營運原則,1.自動自發 2. 自我啟發 3. 全員參加4. 全員發言 5. 相互啟發。品管圈的組圈方式也應該符合這些營運原則,才能符合品管圈的宗旨。先了解品管圈活動的營運原則,才能合理的分析如何組圈以達成品管圈的宗旨。

 

1. 1-2人品管圈      

  個人當然可以獨立完成工作改善,但是絕對無法達成品管圈宗旨,當然不算是品管圈。

2. 3-7人品管圈      

  3-7人,是理想的組圈人數,是成為永續品管圈最好的條件。

3.7-10人品管圈     

  圈員數太多,要成為一個好的永續品管圈,需要更辛苦的經營,因為人多容易造成勞逸不均的現象,圈會不易掌控,工作協調較困難。

 

4. 11人以上品管圈

  超過11人的組圈,可以想像其困難度,如果勉強組成必定不是實質的品管圈,許多形式的作法都會出現,不大可能正常運作。

5. 單部門品管圈

  相同工作單位,由基層管理者領導組成的品管圈是最理想最容易發揮功能的品管圈。

6. 混合式品管圈

  由不同部門不同工作場所的人員,混合組成品管圈,可能因為感情較好,或是上級分配等等原因…,對改善工作也許有幫助,但是對品管圈的宗旨很難達成。這種品管圈通常是臨時性的組圈,不可能會是永續性的品管圈。

7. 聯合品管圈

  如果主題較大會牽連其他部門單位,或需要其他現場的協力合作,組成臨時性或長期性的「聯合品管圈」是很好的作法。既獨立又聯合,相互協助容易達成成果,又不失各子圈的運作功能。

8. 主題式品管圈   

  主題為主,組圈為副。組圈的目的單純為解決現場問題而成立。沒有主題就沒有品管圈,這是違背品管圈宗旨的組圈方式,不大可能會是永續品管圈。更像是品質改善小組(QIT)。

9. 母子式品管圈   

  這種組圈方式,對品管圈的營運以及改善活動,都很方便易行。對圈本身的運作有很大的空間,也可廣納外部的資訊,是非常好的組圈方式。但是也容易受建制主管的干擾,而壓縮自主的空間。

 

 

 

 

五、各種組圈方式的評價

依上節的分析,作較具體的評價以供組圈時的參考:

 

 

組圈方式

評價

1-2人品管圈

不良的組圈方式

X

3-7人品管圈

是理想的組圈方式

○○○

7-10人品管圈

只要多費點心思,多點努力還是可以成為永續品管圈的

○○

11人以上品管圈

不良的組圈方式

X

單部門品管圈

是理想的組圈方式

○○○

混合式品管圈

不容易達成品管圈宗旨,要成為永續品管圈,還有進步的空間

聯合品管圈

是理想的組圈方式

○○○

主題式品管圈

不良的組圈方式

X

母子式品管圈

是理想的組圈方式

○○○

 

 

六、如何正確的組圈-營造永續品管圈

  前面提過品管圈有各種不同的組圈方式,如果要營造一個合乎品管圈宗旨的永續品管圈,從組圈開始就必須慎重其事。

 依品管圈組圈基準是(摘錄自品管圈實際演練法-Q-PAT Method鍾朝嵩作):

 1. 建制相同,--能進行永續性活動

    2. 工作場所相同--能共同建立光明愉快的工作現場

    3. 工作性質相同—能大家一起做改善活動

    4. 人數在3至7人的範圍—最多不要超過10人為宜,否則圈會無法運營。

 

  以上品管圈組圈基準是較理想的組圈方式,但因環境的限制或建制上的困難,品管圈基準也不是絕對的,可依上節的分析,斟酌選取次佳的方式組圈,但儘可能不要選擇不良組圈方式。

  例如:輪班制的現場,雖然是不同的工作時段,不同的建制下,但是在同一工作現場,相同的設備,如果組成單一的品管圈會更有效率,組成的品管圈雖然是混合式品管圈,但却是相當理想的組圈方式。

 

七、結論

  品管圈組圈的目的是為使企業的方針及目標貫徹到現場作業者,可確定品管圈在組織上的位置,可推進自動自發的管理活動,可提高圈的品質意識、問題意識、改善意識。透過品管圈的正確組圈,達成組圈的目的,因而使品管圈活動可以順利運作,最終營造出一個永續品管圈。

 

-全文摘錄自第190屆全國品管圈大會專題演講